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

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,夢中見佛!

【教你如何在睡眠中念佛,夢中見佛!】

善導大師一段文字,是淨土夢修的一種很好的方法。若是有菩薩善於修持,此方法十分方便。

一般在晚上臨睡覺前合掌念念佛,感覺到身體疲憊不支了,就合掌吉祥臥,念一念那幾句話:

「弟子某甲,現是生死凡夫,罪障深重,今聞善知識教言,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本願功德,稱念佛號,因為愚痴業障蒙蔽故,不能得見諸佛菩薩國土莊嚴,願佛菩薩加被於我,令我得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、觀音勢至,及其國土清淨莊嚴,如是妙相令我得見。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

慢慢念著就睡了,很容易出現吉祥、具足、清淨的妙相。這是夢中見佛,此方法很好修持,古來以久修行淨土法門的人,白天念佛,睡覺前一定會這樣做的。

實際這是一種念佛的相續,因為在昏沉、無記,業力成熟之時,我們不隨業力,而把念佛的願望輸入在自己欲休息調整的時間中,不空過,所謂「夜莫空過,存念三寶」,那我們在夢中亦可以修法,實踐於念佛法則。

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一個修行方式,古來以久,尤其是善導大師傳播此法門以後,許多實踐者的徵兆、感應是難以具述的,基本是普遍性的,也就是說只要按照這樣的修法,若一日、二日、四日、五日、六日、七日,不懈怠地、不間斷地去實踐,就很容易出現夢中見佛菩薩,乃至極樂。

~轉載

南🌻無🌻阿🌻彌🌻陀🌻佛

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

父親說,這些都是奶奶積德行善來的

●父親說,這些都是奶奶積德行善來的
親仁書屋 


我沒見過爺爺,對奶奶印像也不深。

父親敘述起家裡的陳年往事,我才知道我們家富足的生活,都是從祖輩積德行善、受過大屈大辱才得來的。真是深深感恩我的爺爺奶奶!

在批鬥的年月裡,一次村里要把一個富農吊到樹頂的高度,然後放開繩子摔死他。在危急關頭,奶奶故意大聲問他:“你家裡不是還有兩匹布嗎?你交出來贖罪吧。”

那人趕緊應承回去找。實際上,他家裡已經被抄了幾次家,哪來的兩匹布呢?

後來不知道從哪裡尋來點兒布匹交差了事兒。但是不管怎麼樣,這人由此保住了一條命。

村里的另外一戶富戶人家,只有娘兒倆,也是被批鬥。一夥人密謀當晚到她家,借批鬥弄死她們。

爺爺聽到風聲後,把她們藏到家裡,她們才僥倖躲過一劫。

要知道在那個年代,這樣做是要擔很大風險的。

三年自然災害期間,在生產隊里幹活兒的時候,奶奶把衣袖挽起來,塞一些玉米渣到裡面。回家後,給公婆熬粥喝,一家人勉強活命。

父親跟姑姑兄妹倆天天到樹上捋樹葉,拿回家蒸一下,做成菜團子當飯吃。

常有村里的小孩子,餓得躺在我家門口不走。奶奶掀開鍋,給他們拿一些,吃完了,讓他們趕緊走,別讓家裡餓著肚子捋樹葉的孩子看到不高興。

村里有好幾個孩子,由此來認我奶奶做乾娘,叫一聲乾娘,就可以經常來我家蹭點兒東西吃。

奶奶幾次用飯湯救活了鄰里的一個大爺,可惜最後他還是餓死了。因為他的繼老伴兒在從食堂打飯回來的路上,餓得太急了,一面走一面吃,吃順嘴了,把他的那份兒飯也吃光了。

◑爺爺過世後,奶奶咬牙扛起了一家人的生計。上有公婆,下有弱子,日子過得非常地淒苦。村里人有熱心幫忙的,也有趁機佔便宜的。

一次房子倒塌了,有人趁著雨夜來偷房梁,被奶奶發現了,才跑了。

太奶奶精神不太正常了,去摘了人家的豆角。對方不依不饒,奶奶只好帶著孩子們給對方跪下求饒。如此種種,備嘗艱辛。

家裡的工具,只要村里人來借,奶奶總是非常高興地借給他們。可是藉出去後,經常是在村里流轉個遍,明明借給隔壁鄰居用的,可能會在村西頭人家裡尋回來。

一次一個新買的竹筐,借給人家去用,用壞了才還回來。那年頭家裡窮得叮噹響,竹筐也算一大件。奶奶心疼歸心疼,還是不長記性,有人來借,還是照借不誤。

奶奶會看香,以前常以此幫鄉里鄉親瞧個小病小災的。

在“文革”中,因此被打成牛鬼蛇神,戴著紙糊的高帽子遊街。開會時,戴著高帽子跪在台前接受批判,批鬥完了,關到鄉里的小黑屋裡。

種種的精神折磨及羞辱,加上年邁體弱,奶奶病倒在那裡,父親才用板車把奶奶接回了家。

事後父親找人理論的時候,也被人用“為牛鬼蛇神翻案”的理由扣押,發配去修河堤,或者給磚窯做苦力。基本上就是哪裡苦,哪裡累,就被派到哪裡去。

這般被羞辱,家裡真如天塌了一般。出嫁的姑姑回娘家來,都是挨著牆根兒走路,覺得抬不起頭,不敢見人。

可是奶奶在事後,一點兒都不記恨這些人。她有一次在姑姑家裡住了挺長一段時間,回家後見到村里人,說想念鄉親們,念他們的好兒,說著說著就流眼淚。

這場風波後,父親外出跟人學會了做掃帚及籠屜。

◑有一天父親掙了一塊錢,他給我奶奶買了七毛錢的炸魚。看著我奶奶吃得那個香啊!父親每每念叨這事,直到現在,說起來都流眼淚:*“我在旁邊看著我娘吃,我心裡真是高興啊!總算能給我娘買點兒吃的了。”)

1978年,父親騎著破舊的自行車,揣著10塊錢,到城裡找活兒乾。一路上到人家地裡扒過紅薯吃,困了就到車站裡睡一覺。大冷天,把搪瓷杯放到牛槽的水里熱熱,喝點兒溫水。

在外乾了幾年活兒,父親在沒上過一天學的情況下,學會了修理機器。以此一技傍身,到1984年,萬元戶都少見的情況下,父親手裡竟然有幾萬元的存款。

1985 年父親把家裡的責任田退掉,舉家搬到縣城,就為了給我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。

當時退田的時候,村里人不無擔心地對父親說,你家就靠你一個人,又不認識字,田都退掉了,還要養活家裡6 口人,這能行嗎?

可是後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,我們家都是遠近幾十里地的首富。我們兄妹幾個也都先後大學畢業。

遠近的人提到父親的名字,都豎大拇指,在地方上可以說很有名望。

父親說,這些都是奶奶積德行善來的。

⬛點評:很多人都說,等我發財了,要開個孤兒院、養老院,做個什麼什麼慈善項目,不收錢,白吃白住!可幾個人能發財呢?

有個別真發達了的,可大有大的難處,資金周轉要用錢,擴大廠房與生產要用錢,沒一處不缺錢,等手頭寬裕了再說吧……夢想經常感動自己,腳下沒行過一步。

平心而論,是沒這份心,還是真的無力為之?

如倪萍的奶奶說的:有一碗米,均一半給人家吃,自己餓著肚子,這叫幫人;一大鍋飯你吃不了,給人盛一碗,那叫人家幫你。

文中的奶奶,在那麼貧窮艱難之時,在生活小事中,處處自自然然地幫人。父親花一天賺的大部分錢買了稀罕物,看著奶奶吃得高興,感到那麼滿足與快樂,這細節中體現的孝心,真是令人感動!這些看似只是一些細末小事、一言之善、舉手之勞,但這份心卻是難得。

真要有心,貧窮不是不行善的理由,也不是不孝的理由,聚沙能成塔,匯涓亦成河。一份出於本能的善心,哪怕是微細之舉,也是大義大善。這種心,感召來子肖孫賢、家族興盛,又豈是偶然?

本文選自親仁書屋正版圖書《心上蓮花次第開》

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

沒有福報的因緣⋯

《沒有福報的因緣⋯》

佛陀時代,有一個非常沒有福報的人,名字叫梨軍支。童年時期,凡到他口邊的食物,包括母乳,就會立刻敗壞,他的父母只好勉強以較不容易變質的酥蜜餵養他,終於把他拉拔養大。後來,父母相繼離世,他也流落街頭,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。
有一天,他見到一隊出家人威儀而安詳地入城乞食,不久後,便人人滿缽而回,他於是靈機一動:「我何不隨佛出家,這樣我以後就不用再挨餓受苦了!」他果真前去請求佛陀,而佛陀也很慈悲地度他出了家。出家之後,他修行精進認真,時日一久,便成就了阿羅漢果。只是,他還是一樣沒有福報,老是空缽而返。
有一次,他見到佛塔髒了,於是動手灑掃起來。這一天,他竟然難得地滿缽而回,他心有所悟,於是向其他的師兄弟宣佈:「從今天起,一切的灑掃工作都由我來吧!我只有靠著這樣種福田,才能有飯吃啊!」師兄弟們也欣然成就他,從此以後,他終於能日日飽食了。
不巧,有天他睡過頭,正好舍利弗帶著大批弟子遊化到這裡,見到佛塔、僧伽藍髒了,也自動自發地打掃乾淨,梨軍支醒來後見狀,悵然地告訴舍利弗:「看來,我又要餓肚子了……」舍利弗不解,問明原因後,慷慨地表示:「放心,你不會挨餓的!有一戶施主說好了今天要供養我們,你就跟我們一道去吧!」
豈知,當舍利弗一行人前去應供時,這戶施主夫婦正好大吵一架,原本說好的供養也就不了了之。第二天,舍利弗再帶他到另一戶大富人家應供,但莫名的是,所有人的缽裡都被添滿食物,只有梨軍支的缽被跳了過去,他開口提醒主人,主人卻恍若未聞!
心腸柔軟的阿難聽說此事後,大表同情地說:「明天我跟世尊出門應供時,一定會帶一份食物回來給你!」但,就這麼奇怪,向來過耳不忘,記憶力驚人的阿難,當天竟把這事忘得一乾二淨,空缽而回,於是,梨軍支又餓了一天……第四天,阿難為他帶回的食物因遇到惡狗而掉在地上;第五天,目犍連用神足為他取的食物被金翅鳥奪走……這樣連續七日,師兄弟們努力地幫他,他卻是什麼都沒能享用到。梨軍支慚愧至極,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過去所做,今日才會受到這樣的報應,他痛切自責,於是以水配沙吃下,做為懺悔。
師兄弟們見狀對都同情不已,也深深不解,於是請教佛陀,為什麼梨軍支會受到這麼嚴厲的果報,佛陀於是娓娓道來――梨軍支在久遠前的帝幢佛時代,曾經氣憤母親慷慨供僧,使得家裡財富日漸短少,而且屢勸不聽,於是,竟狠心把母親關起來,也不提供食物。就這樣餓了他母親七日,他母親虛弱地向他乞飯時,他還嗆聲:「吃什麼飯!妳喝水配沙就好啦!」他的母親因此被他活活餓死。雖然,他此入地獄受無量苦,好不容易再生為人後,也努力地生生世世修行學佛,但這個果報在他證得阿羅漢後,還是逃不了……
這個故事出自《撰集百緣經》。
父母,是為人子女的第一福田,背逆父母恩養的果報,也是極重的。
「福報」這兩個字,看起來很抽象,卻處處顯現在我們的生活、際遇,以及我們的身心狀態中。
藉著這個故事,也可以提醒我們,看看自己平常的作為,究竟是在培福、種福,還是在造業、損福?就像聖嚴師父所說的:「求福當先種福、培福、惜福;求祿當先廣結善緣;求壽當常保健;求喜先應笑面迎人。」如果我們能從自身做起,何愁沒有福報呢?

南無阿彌陀佛

老豆腐護法的故事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3JI7y0lw5I

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「三達德」 蔡禮旭老師 (成德法師) 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

●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「三達德」
蔡禮旭老師  (成德法師)
至樂無如讀書 至要莫若教子


恭摘自《群書治要360》學習分享

蔡禮旭老師2011/10/4 第32集

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


每一個團體都希望他們的事業,能長久承傳下去。我們看同仁堂三百多年,他們都是秉持仁慈,所有賣的藥都絕不偷工減料,念念想著要讓這些病人可以痊癒。同仁堂在Sars (非典型肺炎)期間,那時候情況非常危急,他們做的藥,在那個時期只要賣出一包,就是虧兩塊錢。國家有難了,怎麼可以賺國難財呢?所以他們那一段時間,賣出了三百萬包Sars 的藥,虧了六百萬。不是那個時候是這麼做,在清朝時候,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,同仁堂都是這麼做,所以它能三百多年,也是「仁」。而三百多年這樣傳下來,每一個繼承人,他們一定考慮有沒有這樣的宅心仁厚的心。

所以一個團隊找接班人很重要,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。曾經有人訪問日本「經營之聖」稻盛和夫,問道:「你找接班人會怎麼考慮?」稻盛說道:「考慮他的能力,考慮他的資力跟他的精力,確實具備這些很厚實的經營能力。但這不是排第一位,不能只是考量他的這些資歷而已。更重要的,這個人有沒有仁義的心。有沒有時時為大眾服務的心。他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仁慈、都是道義,要有這種人格特質才適合接班。」

其實這個都是跟經典相應的,《中庸》裡面講的「三達德」,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這「三達德」。「好學近乎智」,他有沒有智慧,他考慮事情深不深遠。「力行近乎仁」,他有沒有在他這個行業,服務大眾過程當中,越來越對大眾的需要體恤備至?要從仁慈看他的品德,「力行近乎仁」。「知恥近乎勇」,他不斷的創新,不斷的改正,創造出更適合現在人需要的產品;或者為政者推出老百姓更需要的政策、福利。都在這「三達德」當中。

稻盛所講的這些道理,還是離不開四書的原理原則。所以四書是治國寶典,不用多,好好的深入。而這些經典,經、史、子的精華,就在這一套《群書治要》當中了,是魏大人來選的,我們來選就頭昏腦脹。這個高度智慧,經、史、子都通達的當時候的賢者,來做這個工作。所以我們是很有福報、很有福氣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學習。

 

●“你們兄弟倆積有大陰功,將會有大福報,謀事可往東南方去,切記!”

●“你們兄弟倆積有大陰功,將會有大福報,謀事可往東南方去,切記!”

特別提示:本文節選自《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》。

武穴市大金鎮花元村李林琛的兩個兒子, 1997年秋分別從北京工大和電大畢業後,在北京流連了兩個多月,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,懷著憂慮的心情,決定回家與父親商量。

回到家裡向父親說明後,父親寫了一封懇求信,叫他兄弟倆到武漢一位遠房親戚那裡,求他幫助謀一份職業。兄弟倆帶著這封信,抱著一線希望到武漢找到那位親戚,遞上信,說明來意。那位親戚也算熱情,立即聯繫了七八家大公司和廠家,經商洽,均以專業不對口、待遇低而告吹了。

一天下午,兄弟倆為緩解一下心中的煩悶,租車到龜蛇二山和長江大橋上去散散心。在蛇山曲徑通幽的小道上,忽見前邊樹林裡有六位少女擠抱在一起傷心地痛哭。雖天氣很涼,她們卻仍穿著單衣。兄弟倆覺得十分奇怪,立即上前打聽,聽口音她們都是湖北黃梅、武穴人,最大的才二十歲,小的只有十七歲。經耐心詢問,她們哭訴道:因家裡窮,受壞人蠱惑,被騙到武漢一家大酒樓當服務員。哪知黑心的老闆白天要她們沒命地干活兒,晚上要她們做 “三陪”、接客,稍不聽話即遭毒打。幾次想逃出虎口,都被老闆發覺抓回打得皮開肉綻,而且從那時起就搜走了她們的身份證、錢物以及其他各種東西,連外面的衣褲也被全部剝去。在不堪忍辱,走投無路的情況下,她們偷著邀在一起跑出來哭一場後,準備從大橋上跳江自殺。

兄弟倆聽後十分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,拿出身上僅剩的 1000元,給她們每人100元,又幫她們買了火車票,護送她們踏上了返鄉的路途。六位少女在車上反复懇求地址、姓名,以便回家後再上門重重地拜謝,都被他兄弟倆一一婉言拒絕。回家後兄弟倆將此事告訴了父親,獲得了父親的高度讚揚。

半個月後的一天夜裡,兄弟倆同時做了一個夢,夢中一位白鬍子老者對他們說:“你們兄弟倆積有大陰功,將會有大福報,謀事可往東南方去,切記!”醒後甚覺奇怪,兄弟一說,夢境一樣,更覺驚異。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,決定到廣州、珠海去闖闖。到廣州還沒有兩天,便在一位同學的引薦下,在一家大公司通過文憑審定和業務測試,兄弟倆雙雙被錄取聘用。不久又因業務能力表現突出,哥哥被任命為業務部經理,弟弟被任命為生產車間電腦程控總管。除獎金外,兄弟倆月工資都很高。隨後不長時間,兄弟倆又都找到了理想伴侶。兄弟倆每半年從銀行匯回大筆的存款,家中蓋起了大樓房。銀行營業員每次見到他父親總是熱情有加。

李林琛在與筆者的一次閒聊中,無限感觸地說:(“我從兩個兒子的經歷中明白了一個真理:一個人只有做好事,積陰德才有好報。天理昭昭,善惡必報,只是人難知。”)



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

此文諸功德,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···

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;一切重罪悉解脫!

廣行法師:一個人的福報什麼時候來看他言行舉止就知道!

廣行法師:一個人的福報什麼時候來看他言行舉止就知道!

    一個人的福報快要來時,觀察他的舉動,一定能事先知道。

    以這一條觀察自己未來的前途好不好,如果煩惱漸漸減少,利他心越來越強,可以預見自己是在上升;如果煩惱增盛,惡念增長,則是墮惡趣的前兆,後世就會很不好。

    看別人也是如此,一個人變得謙虛、恭敬、虔誠、善良,就會有前途;傲慢、刻薄、愛佔便宜、錙銖必較、睚眥必報,將來必定有災禍。

    同樣,禍要來臨,觀察行為趨向不善,也能事先知道。《禮記·大學》中講到“成於中,形於外”,就是說一個人內心的真誠,是能夠從其外表中看出來的。同樣,一個人內心不真誠,不管他怎樣掩飾自己,最終都會在氣質、行為中表現出來。通過一個人外在的行為舉止、為人處世的態度,就可以推斷出他將來的災禍、吉凶,這從歷史的記載和現實的經驗中都可以得到驗證。我們能不能得到可以預測禍福這個能力呢?想要得到這種能力,只要把“至誠合天”四個字做到就行了。我們以真誠起心動念,合乎自然的法則,絕不加絲毫妄想分別在裡面,心地真誠、清淨、平等,這個能力就現前了,一個人的福報就快要現前了。“觀其善而必先知之”,我們能夠看到他的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對人厚道,我們就能夠推想到他的福報快到了。如果他的思想言行不善,我們就知道,他的災難越來越近。小,觀察一個人;大,觀察一個家庭,觀察一個團體。我們要知道自己,在這一生當中,特別是未來的吉凶禍福,應該從這個地方反省。我們的起心動念、言行舉止,如果純善,就肯定能消災延壽。如果自己的心不善,言不善,言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,行為不善,就要警惕禍患災難會一天一天接近了。

    曾國藩寫過一本《冰鑑》。該書是根據他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生活閱歷,對識人用人而做的精闢的總結。《冰鑑》被認為是一部傳世的奇書,裡面一共有七部分內容,從七個方面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邪正及吉凶禍福。第一就是從他的神骨,即通過眼神的清濁邪正以及骨骼的特點來判斷一個人;第二是剛柔;第三是容貌;第四是情態,就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;第五是鬚眉,即眉毛主少年時的運氣,鬍鬚決定晚年的命運;第六是聲音;第七是氣色。通過這七個方面,可以完整地對一個人的富貴貧賤、忠貞奸邪做出判斷,這是曾國藩一生識人用人經驗的總結。

    禍和福是果,想求善果,因一定要正,積聚了正因,正能量,果不求而自得。我們想要趨吉避凶,只有在心上改過行善。

   “今欲獲福而遠禍”,這就是趨吉避凶。“未論行善,先須改過”,這兩句話非常重要,了凡先生這兩篇“改過之法”“積善之方”排列的順序就從這裡來的。行善和改過的次第如何呢?

    行善之前,首先要改過。我們沒有談行善積德之前,先要講改過。“過”如果不改,改得不徹底,改得不干淨,雖然修善,善裡面夾雜著惡,善也不純,所以善的功就不能夠顯著。相續裡有很多的罪過,如果不事先懺除,就會阻礙地道功德的產生。所以,一般人修行多年不見效果,原因多半是沒有真心改過。因此,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。

    如果,只做一種表面的學習,心上有過失從來不改,這樣會有進步嗎?比如學佛修行了十年,過失和十年前一模一樣,甚至更嚴重了,知識倒是增加了不少,心態卻比過去更加傲慢,這樣必定不會產生功德。好比田地裡有雜草,不去清除雜草,怎麼會長出好莊稼呢?所以行善之前,首先需要改過。避禍納福乃人之常情,而“福”是從行善中來的,若不消除業障,就不容易得到福。

    消除業障要從修清淨心開始。心亂了,被迷惑了,所以要把心上的障礙去掉,恢復心地的清淨。

    配合十善業道來講,一般的十善業就是離過。原來造殺業等惡業,現在觀察惡業的過患,發起遠離欲,發誓今後永遠不造殺生等,這才叫改過。改了過失,才能做得到圓滿的善法。不然,殺生沒斷,能做好放生嗎?妄語沒斷,能說誠實語嗎?當然不可能。

    善和惡是相違的,惡的勢力大,就會壓住善根。比如,妄語的習氣重,會壓制誠實,沒戒掉妄語,始終會障礙誠實語;嗔恨心障礙慈悲心,不改嗔恨心,也無法開展慈悲心。所以,首先要改過,然後再積德。

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《可為》


文章轉載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侵權告知刪!

此文諸功德,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···

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,一切重罪悉解!

不論你信不信 ,談-蕭敬騰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。

不論你信不信 ,談-蕭敬騰
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,而是所朝的方向。
一篇蕭敬騰的報導會讓你感慨萬千。張小燕是台灣的影視一姐,但培育新人時,有時要看看此人的生辰八字。2007年時本來要簽下蕭敬騰,但被精通命理的某大師制止,說道:「這個人的八字那麼爛,歌唱比賽也沒名次,小燕姊您已經60多歲了,還要勞心費力砸錢當他的經紀人嗎?」
小燕姊考慮了三年,爛八字輾轉到了某位師父的手上,給的答案是趕緊簽約。隔年他拿到了台灣的金曲獎、大陸視頻風雲獎、香港電影金像獎、新加坡金曲獎、馬來西亞海外最佳演繹歌手獎,連續台北市善心人士獎。最重要的是,他也是「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」。
蕭敬騰,他的出身雖然不好,八字也普通,但師父告訴張小燕,這位小老弟雖然在民歌餐廳苦熬,但他有別人很難做到的兩個優點~初心、包容!
蕭賺的錢八成捐弱勢,而小豬羅志祥的八成買豪宅。蕭每個月做100個小時的公益,周杰倫也花100個小時在經營並拓展自己的餐廳。台灣三大歌手天王高下立判。周杰倫出道16年,大陸人口還有8億人口不認識他。恰巧:2017年的統計,認識老蕭的大陸民眾,是8億4仟5佰多人了。當年蕭在民歌餐廳駐唱的時候,每晚都把小費捐給萬華的遊民,請他們吃飯。從他的事業宮、福德宮、財帛宮,看出了他很努力卻「沒有存到錢」。
但一位天眼通的師父說:「老天給他的錢,居然他不要……那就再給多一點《加金、加名、加壽!》」很多人要多金,要有名氣,要長壽。到處算命、改名、換風水,不如像蕭敬騰多一些善心吧!人的價值,在遭受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。人的命運有先天格局,也有後天修德行善可改運, 小天王 簫敬騰的發跡,足堪為證。

“修行千劫,只求一悟”。
『修智慧,不修制約』!

*叩拜:
不是彎下身體,
而是放下傲慢。

*念佛:
不是聲音數目,
而是清凉心地。

*合掌:
不是併攏雙手,
而是恭敬萬有。

*禪定:
不是長坐不起,
而是心外無物。

*歡喜:
不是顏面和樂,
而是心境舒展。

*清修:
不是摒棄欲望,
而是心地無私。

*布施:
不是毫無保留,
而是愛心分享。

*學佛:
不是學習知識,
而是踐行智慧。

*成道:
不是看見佛祖,
而是終於看懂自己。

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

別小看放生,功德大得超乎想像!

別小看放生,功德大得超乎想像!

 
  放生的歷史由來
 
  以前,古印度有位信奉外道的國王,名叫"車金",他喜歡食用新鮮溫熱的血肉,從而宰殺了數以萬計的生命。後來,墮生在地獄,受到各種痛苦。長者阿難向佛陀稟告了這一情形。佛陀說那是喜食血肉而屠殺了許多生命的果報。之後,阿難專門為此放了許多生命,使此人從惡趣的苦難中解脫了。
 
  放生的功德
 
  十善之首是放生,十惡之首為殺生,放生的功德最大,既直接又快速,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。佛陀所說諸法中,菩提心為根本,而一切有漏善法中,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更大者。凡其它善業,若自心不淨,就無有功德,但放生時,無論其心淨或不淨,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,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,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。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,暫時已經解脫難忍遭殺的痛苦,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、心咒來加持後,究竟彼等眾生也獲得不退果位。(因此在放生時,切莫忘紀念佛號!這一點後面會專門講)
 
  龍樹菩薩在《大智度論》中雲:“諸餘罪中,殺業最重,諸功德中,不殺第一。”藏地的梗桑曲紮大師雲:“應斷殺生,救護放生,於一切身語之善法中,放生功德最大。” 若能放生,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。
 
  佛經中說人天七德:“種姓高貴、形色端嚴、長壽、無病、緣分優異、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。”其中長壽和無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,放生也是其餘五德之助緣。特別是,若想長壽,則應放生,《放生贊》雲:“汝欲延生須放生,此是迴圈真道理,他若死時你救他,你若死時天救你,延生生子無別方,戒殺放生而已矣。”彌勒菩薩偈雲:“勸君勤放生,終久得長壽,若發菩提心,大難天須救。”
 
  憨山大師的‘放生功德偈’說:人既愛其壽,物亦愛其命。放生合天心,放生順佛令,放生免三災,放生離九橫,放生壽命長,放生官祿盛。放生子孫昌,放生家門慶,放生無憂惱,放生少疾病。放生解冤結,放生罪垢淨,放生觀音慈,放生普賢行,放生與殺生,果報明如鏡。放生又念佛,萬修萬人成。(‘三災’:一.刀兵災。二.疾疫災。三.饑饉災。‘九橫’:一得病無醫。二.王法誅戮。三.非人奪精氣。四.為火所焚。五.水中沉溺。六.為惡獸所啖。七.墮崖。八.中毒受咒。九.被饑渴困。)
 
  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功德:無刀兵劫、集諸吉祥、長壽健康、多子宜男、諸佛歡喜、物類感恩、無諸災難、得生天上、消滅惡業及四季安寧、生生不息善心相感。
 
  弘一大師也曾經“先問諸君,一、欲延壽否?二、欲愈病否?三、欲免難否?四、欲得子否?倘願者,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,即是放生也。”
 
  索達吉堪布言,凡放生者,都得四果功德:放生之異熟果者,解脫三惡趣痛苦,其下等發心,放生量少,能轉於人道,中等發心,放生量亦為中品,能轉於欲界天,若上等發心,放生數量極多,則轉生色界無色界,漸次脫離輪回苦海;放生等流果分二:一感受等流果者,將來生生世世轉為長壽無病者;二同行等流果者,未來得人身時,喜歡斷殺放生,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勝菩薩道;放生的增上果者,放生者將來不轉生於深淵險地,轉生之境,全是樂意美境,具有飲食花果等;放生的士用果者,一切生世中,增上所放生之善德。
 
  我們在放生過程中,因為放生,花錢買物贖命,是財佈施;因為放生,與物類眾生一起皈依,一起懺悔,一起念佛,一起回向,是法佈施;因為放生,解除物命被擒被抓,死亡前掙扎怨恨的痛苦恐懼,是無畏佈施;三種佈施,放生一應俱全,放生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!
 
  《放生功德論》雲:“若欲善趣之樂,放生能得人天福報;若欲自得寂滅,放生即得聲聞羅漢果;若以菩提心所攝,放生則成佛果之因;若願上師住世,放生即能感得上師長久住世;若欲自己長壽,放生成為殊勝長壽法;此有無等功德。”
 
  放生也是往生淨土的主因,《中陰救言論》雲:‘今生放生,到中陰時,其所放之眾生會來到面前為你接引道路,而往生自已所欲的淨土;若殺生,則其所殺之眾生,彼時會顯現為極為憤恨,而致使自己被強力引入地獄中。《壽無量光功德莊嚴經》說十種往生因,此十種因雖有不同解釋法,但放生及勸人放生多被解釋是其中二種因。經常放生的人,能直接往生極樂世界,如藏地恰美仁波切終生勸請他人放生,圓寂時直生西方極樂刹土。在漢地宋朝永明大師,平常買魚蝦等精進放生,後來以此功德力,其已往生極樂世界,證得上品上生,此類故事皆為許多歷史所記載。
 
  若遭遇嚴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壽盡之時,只有放生,才能延壽無病。從前蘇州有一位王大林,他具有大慈大悲心,常常放生,每當看見村中的小孩們捕捉玩弄魚鳥等動物時,他就致力勸止並給錢以放生,他平時勸人說:“少年時,必須培養愛惜仁慈物命的美德,不可令他養成殘忍好殺的壞習氣。”他如是於一生中勸人行善斷惡,後來得重病將死時,於自己覺知的境界中聖尊告訴曰:“你平生放生,有極大功德,將可增福延壽三十六年。”因而得以復活,九十七歲時無病善逝。此類事不勝枚舉。
 
  放生中的大放生
 
  曾經有人問海濤法師:“師父!假如我們買了動物以後,趕快給它放生;另一種情況是沒有錢買動物,但我們為它念阿彌陀佛,或念六字大明咒,請問哪一個功德大?” 海濤法師說:“各位,你想想看哪一個功德大?你救他的命只有救一次,雖然你救他的性命有功德,但它下一輩子還是動物,還要被殺。另一種情況是,雖然沒有錢救它的命,但是你幫它念六字大明咒,念阿彌陀佛,因此它最後一世作畜生,不用再受罪,你說你的功德大不大?所以等一下我們放生的時候,湖裡有好多好多魚,除了今天我們要放生的部分,你為它念佛,湖裡的魚要不要為它念佛?!要用慈悲心為它念佛,或為它念“唵嘛呢唄美吽”,大家必須知道這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是相當不可思議的。
 
  “有一次,天氣很熱,好幾千萬隻的小蟲在泥土裡生活,但泥土裡的水漸漸枯竭了,這些蟲子即將被太陽曬死,觀世音菩薩看見這些蟲子的遭遇,生起悲憫心,就變成一隻蜜蜂,這一隻蜜蜂一直念著“唵嘛呢唄美吽”,念完以後便飛走了,他也知道這些蟲子一定會死掉,但由於它們臨死之前聽見六字大明咒,因此捨報以後再也不作小昆蟲,不但如此,而且個個都成了大菩薩,這是經典裡寫的,叫什麽菩薩?口溢香菩薩,因為他們的嘴巴會發出香味,為什麽?他們被觀音菩薩度化以後,生生世世常念唵嘛呢唄美吽,用這個音聲度化世人,他們的嘴巴就像吐出香味一樣,經常利益眾生。所以各位,以後不管走到哪裡,市場或餐廳,要不斷地念唵嘛呢唄美吽,普遍與一切眾生結善緣。將來各位成佛之後才能給予他們真實利益。”
 
  其實放生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為所有眾生行三皈依並為其念佛。我們救放眾生的性命,他們雖然滿心感謝歡喜,卻都還是畜生,尚在三塗中受苦,未能真正解脫。我們惟有以至誠心為其念三皈依,「皈依佛,不墮地獄。皈依法,不墮餓鬼。皈依僧,不墮畜生。」令它們均能走入佛門,成為佛弟子,使其於今生報盡速能脫離三惡道中。而後以一句至高無上,統攝一切的「南無阿彌陀佛」聖號盈盈滿滿地貫注其八識田中,既植道種,以後因緣成熟時必能值遇佛法,念佛修行,往生西方,永脫六道輪回的生死苦海。這才是放生中的大放生。
 
  放生為什麼有那麼大功德?
 
  一、天地萬物眾生,皆本具佛性,與我無二無別。只因宿業深重,遞相酬報,而淪為異類畜生;一旦障消債除,皆可投生善道,乃至證成佛果。故今朝放生等於成就一未來佛。
 
  二、天地萬物眾生與我,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,皆曾互為父母親眷。故今朝放生,等於拯救自己前世的親人。
 
  三、天地萬物眾生與我,在過去的輪回中,皆曾互為冤家仇敵。故今朝放生,可解冤釋仇,消災免難,免除冤殺惡報。
 
  四、天地萬物眾生,皆有靈性,皆知趨吉避凶,皆貪生怕死,皆有悲歡喜怒。今朝放生,物類皆知感恩圖報,締結善緣。
 
  五、因果報應,如影隨形,分毫不爽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乃亙古不變之鐵律。放生即是救命,自利利他,種善因必得善果。
 
  《金光明經》上有個故事:佛陀曾是一位商主的兒子,名叫"降水"。有一天,他外出,在路上,突然看到食肉動物狗、狼和烏鴉趕向一個水池邊。見此情況,他就跑到那邊去看,只見在那個大水池裡,有一萬條魚在僅剩的一點水中游來遊去,此時,那一萬條魚遊過來,沖著“降水”的方向可憐巴巴地望著。這位大菩薩為了這些魚,以慈悲心四處找水,但沒找到,便吹下許多樹枝,為太陽曝曬下的魚兒們遮上蔭涼。最後,他來到一個叫"天自在光"的國王的處所,向國王借了二十頭大象,並向牧者借了一百個皮水袋,在口袋中裝滿水,疾速來到水池邊,從象身上卸下水,將水池充滿,那些魚兒們又游到降水面前,菩薩降水以為這些魚肯定是向自己乞求食物,為了解除這些魚的饑餓,他吩咐自己的名叫"水衣"的兒子,到家中將許多食物用大象馱來,滿足了那些魚。降水心中又想到寶髻如來在以前行菩薩道時曾發願:十方所有任何眾生,在臨終時聞我名號,其從此死後,即往生三十三天與天眾同緣,現在,誰聞其名號皆生善趣世界……因此,他想誦此佛號,於是他來到水池中水沒其膝之地,特意念誦了寶髻如來名號,並講了緣起甚深之法。以後,在某一天間,那一萬條魚死後,往生到三十三天,剛一轉生,他們就探究起從旁生依靠什麼業力而生往天界的原由,得知是商主兒子“降水”念誦寶髻如來聖號和宣講緣起甚深法的力量,為了報答恩情,這一萬天子來到降水家中,當時降水正在睡覺,於是,天子們供養了四萬條珍珠雙股項鍊,並降下沒膝的花雨,奏起各種天樂,以作供養,與此同時,在以前的大水池邊,亦降了紛紛花雨.隨後,這些天子返回了天宮……
 
  放生時應注意之事項
 
  ◎放生物不要事先預訂:在不預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去採買物類放生,以避免漁夫獵人商家藉此捕獵兜售。
 
  ◎放生地點不要固定:不固定時間地點採買,不固定時間地點放生,總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機斂財捕抓而禍及放生物類。
 
  ◎放生多少不拘:隨個人發心,十元不嫌少,千萬不嫌多,物命一條不嫌少,物命萬千不嫌多,但求慈悲至上,心誠為要。
 
  ◎眾生應細心周到:放生地點宜選擇人煙稀少,地廣水深,適合物類生存之地域為原則
 
  ◎ 時間:放生在每月初八、十五、二十五、三十或佛菩薩的紀念日較為殊勝,尤其在神變月(農曆正月)的功德更大。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,也就是說隨時可以放生。
 
  ◎放生類別:蟲類、魚類、飛禽、畜類等,所放眾生之軀體越大,則所獲之功德也越大。
 
  ◎方式:動作輕柔,若有甘露丸、解脫丸等則預先化于水中,在放生前灑在所放動物上。用密宗《系解脫》在其上方加持則更為殊勝。
 
  ◎發心:應發利益眾生之清淨心,一心一意為其獲得暫時之安樂及究竟之解脫而祈禱。
 
  簡單有效的放生儀軌
 
  通常的放生儀軌念一遍大概半小時以上,因其大部分有傳承,且佛號經咒齊備,對放生物命來說,功德利益巨大,不可言說。但是,有時候情況緊急,需要儘快放生,需要我們採用最簡單而有效的儀軌,下面這個是我們推薦的:
 
  1、念三遍“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”
 
  2、念三皈依 三遍(“皈依佛 皈依法 皈依僧 皈依佛 兩足尊 皈依法 離欲尊 皈依僧 眾中尊 皈依佛 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 皈依僧 不墮傍生)(藏密弟子加念皈依上師)
 
  3、念懺悔文,一遍。(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 從身語意之所生 一切我今皆懺悔)
 
  4、念以下佛菩薩名號,各7遍,要念大聲,讓動物聽清楚!切記要大聲!
 
  南無寶髻如來,南無寶勝如來 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
 
  然後放生,邊放生邊念(或唱)六字大明咒—嗡嘛呢唄美哞(此六字大明咒,在旁生耳邊念誦,功德亦極大。前面講過,從前,有座名叫"括莫積"的城市,那裡有個骯髒的沼澤地,生有成千上萬的蟲子。聖者觀世音變成一隻金色蜜蜂來到那兒,口誦六字大明咒──那些眾生因此而往生到極樂世界裡,都變成了名叫口溢香的菩薩。在《不空四絹索經》中也講道: 在旁生耳畔誦此聖者觀世音菩薩心咒,旁生從惡趣中解脫,往生極樂刹土)
 
  5、回向:願以此放生功德莊嚴佛淨土、上報四重恩、下濟三途苦、若有見聞者、悉發菩提心、盡此一報身、同生極樂國!
 
  放生功德殊勝行、無邊勝福皆回向、普願沉溺諸眾生、速往無量光佛刹、十方三世一切佛、一切菩薩摩訶薩、摩訶般若波羅蜜。
 
  在什麼都不具備或特別緊急的情況下,可大口出聲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 或六字大明咒,讓所放眾生聽的清楚真切,在八識田中種下金剛種子,等到因緣具足,種子成熟,自有開花結果,修成佛道,徹底脫離苦海的時候。
 
 
 

佛號是消業障之王

【佛號是消業障之王】

龍樹菩薩在《大智度論》裡講:每個法門都有消業障的功能,有的懺悔的方法可以消[淫.欲]的罪業,有的可以消嗔恨的這個業力,有的可以消殺生的罪業,有的消嫉妒的罪業,但是對於誹謗大般若的罪業,這些方法都懺悔不了;唯有念佛號不僅能夠消前面所有的罪業,而且能夠消這個誹謗般若經典的罪業。念佛號有消諸多業障的功德。所以業障現前時,你趕緊念佛號。

「阿彌陀佛」這句佛號,是萬種功德的結晶,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。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,是慢慢長夜裡的明燈。念佛人現世獲得的十種利益妙處。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上親口開示的,佛無妄語。

一、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。
二、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。
三、常得諸佛晝夜護念,阿彌陀佛常放光明,攝受此人。
四、念佛之人,光明燭(照)身,四十裡之遙(遠)一切惡鬼,皆不能害;一切蛇龍毒藥,悉皆不受。
五、水火冤賊,刀箭牢獄,橫死枉生,悉皆不受。
六、先所作業,悉皆消滅。所殺冤命,彼蒙解脫,更無執對。
七、夜夢正直,或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。
八、心常歡喜,顏色光澤,氣力充盛,所作吉利。
九、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、喜歡、禮拜。
十、臨命終時,心無怖畏,正念現前,得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持金蓮花,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死亡是人生最悲痛的事,也是人人都逃不了的。只有念佛的人,這時才能無恐怖,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。同時,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蓮邦。從此超凡入聖,直至成佛。

爸爸和兒子的幽默對話!佩服!值得存五十年!

●爸爸和兒子的幽默對話!佩服!值得存五十年!


◑一則:

兒兩歲。某日,頭撞桌角,長一包,大哭。

一分鐘餘,我走向桌子,大聲問:

"桌子呀,是誰把你撞疼了?哭得這麼傷心?”

兒止哭,淚眼看我。我撫桌,沖兒問:

"誰呀?誰撞疼了桌子?"

"我,爸爸,我撞的!"

"哦,是你撞的,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,說對不起!"

兒含淚,鞠躬,說:"對不起。

(自此,兒學會了責任和擔當!)





◑二則:

兒三歲。無故大哭,我問:

"咋了,哪不舒服?"

"沒有不舒服。"

"那為什麼哭!"

"就是要哭!"明顯撒嬌。

“好吧,你要哭我們都沒意見,可是你在這兒哭不合適,會打擾我們說話的,爸爸給你找個地方,你一個人好好哭,哭夠了再叫我們。”

說完將兒關進了洗手間:"哭完了敲門。"

2分鐘,兒拍門:“爸爸,爸爸,我哭完了!”。

"好,哭完了?哭完了就出來吧。"

(至今,兒18歲,仍未學會操縱和遷怒! )


◑三則:

兒5歲。傍晚,牽兒散步經小橋,橋下碧水見底,暗流洶湧。兒仰頭看我:

“爸爸,小河好美,我想跳下去游泳。"我一愣:

“好吧,爸爸跟你一起跳。不過我們先回家,換一下衣服。”

回,兒換衣畢,見一盆水在面前,困惑。

“兒子,下水游泳得把臉埋進水里,這你懂吧?”兒點頭。

“那我們現在就先練習一下,看看你能埋多久。"我看表。

"好!"兒把臉埋進水里,豪氣沖天?僅10秒:

"呸呸,爸爸,嗆水了,好難受。"

"是嗎?等等跳到河裡,可能會更難受些。"

"爸爸,我們可以不去跳嗎?"

"好吧,不去就不去了。"

(從此,兒學會了謹慎而不冒失,三思而後行。)


◑四則:

兒6歲,好吃。某晚,放學經麥當勞,駐足:

"爸爸,麥當勞!”垂涎欲滴。

"嗯,麥當勞!想吃?"

"想吃!"

"兒子,一個人想吃就吃呢,叫狗熊;想吃而能不吃呢,叫英雄。"

接著問:“兒子,你要做英雄呢還是做狗熊?”

“爸爸,我當然要做英雄!”

"好!那英雄,想吃麥當勞時會怎樣呢?"

"能不吃!"很堅定!

"太棒了,英雄!回家吧。"

兒流著口水,隨我回。

(從此,兒學會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,經得起誘惑。)


◑五則:

兒8歲,頑皮,與大同學打架。傷痕累累,回,大哭不止。

"委屈?"

"委屈!"兒泣答。

"憤怒?"

"憤怒!"兒嚎啕。

"你打算怎麼辦?"再問,"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麼?"

"爸爸,我要找塊磚頭,明天從背後去砸他!"

"嗯,我看行!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。"繼續問,"還有呢?"

"爸爸,你給我弄把刀,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!"

"好!這個更解氣,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。"我上樓。

理解支持,兒漸平靜。約20分鐘,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?

"兒子,你決定了嗎?是用磚頭,還是用刀呀?"

"但是,爸爸,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乾嗎?"兒困惑。

"兒子,是這樣的:如果你用磚頭砸他,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,在監獄里大概只要住一個月,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;如果你用刀子捅他,那麼我們在監獄里至少3年回不來,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,四季都要帶齊?"

"所以,兒子你決定了嗎?爸爸願意支持你!"

"要這樣的?"兒驚愕。

"是這樣的,法律是這樣規定的!"我趁機普法。

"爸爸,那我們就不干了吧?!"

"兒子,你不是很憤怒嗎?"

"嗨嗨,爸爸,我已經不憤怒了,其實我也有錯。"兒臉紅。

"好,爸爸支持你!"

(自此,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。)


◑六則:

兒9歲,四年級,數學不及格,悶悶不樂。

"怎麼了?考試不及格,還給我們臉色。"

"因為數學老師很討厭,她的課不愛聽。"理直氣壯。

"哦,怎麼個討厭法?"我很感興趣。

"??,??"兒說了很多,"總之她也不喜歡我。"

“哦,別人喜歡你,你就喜歡她;別人不喜歡你,你就討厭她。這說明你是個主動的人還是被動的人?”

“是個被動的人!"兒子回答。

“是強者,還是弱者?是大人,還是小人?”繼續問。

“是弱者,是小人!”兒怯怯。

"那你要做大人,還是小人?"

"做大人!爸爸,我知道了:無論老師喜不喜歡我,我都可以去喜歡她,尊敬她,主動影響她,做一個強者。”

(翌日,開心上學,數學從此優秀。並知道了何為大人,何為小人。)


◑七則:

兒10歲,玩遊戲。妻屢教,子不改。

"兒子,聽說你每天玩這個?"我指著電腦。

"嗯。"承認,低頭!

"每次玩完之後,什麼感受?"

"茫然,空虛,沒勁,自責,看不起自已?"

"那為什麼還玩呢?把持不住自己,是不?"

"是的,爸爸。"兒很無助。

"好!爸爸幫助你!"我搬來電腦,給兒子一小錘,"兒子,砸了它!"

"爸爸!"兒驚愕!

"砸了它,爸爸可以沒有電腦,但不能沒了兒子!"

兒流淚,親手砸了電腦!

(從此,兒懂得了什麼叫原則。)

昔孟母,擇鄰處,子不學,斷機杼。

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

看出你是福相還是薄命之相!(非常準)

●能看出你是福相還是薄命之相!(非常準)
文:善知識 

能看出你是福相還是薄命之相(非常準,不看准後悔)

每次和客戶聊天,他們都會問我,你先從我的面相看看我是有福氣的人嗎?將來有錢嗎?或者要求我看看他們的孩子。我今天推薦你一個視屏,是鍾茂森博士 (上定下弘師父)講解的《心相篇》,是宋初陳摶老祖所寫,根據你的行為,你對人的態度,就知道你是福旺之相還是福薄之人。相由心生,你經常對人刻薄,語言犀利,也不管別人心裡舒服與否,開口傷人,可要注意了,出口傷人都是福薄之相啊,你總是很刻薄,那麼你的面相會長的很刻薄了,那麼離福薄就不遠了。

“心相篇”-------唐末宋初陳希夷(陳摶老祖)
心者貌之根,審心而善惡自見;
行者心之發,觀行而禍福可知。

世間吉凶禍福,在常人看來是撲朔迷離,而真正有傳統文化修養的大德們,卻深諳其中道理,懂得其中規律。“心相篇”是唐末至宋初的相學大師陳希夷的作品,告訴我們,人的面貌有善有惡,相貌的根本在於心,命運的善惡從我們現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,而行為是心念的一種反應,所以通過行為來看一個人的禍福。

⬛出納不公平,難得兒孫長育;
語言多反复,應知心腹無依。

說話不公道,或者在錢財上不公平,佔人便宜,這樣的人將來會生敗家子,甚至斷子絕孫。說話不算數,沒有誠信的人,當然沒有知心朋友可做依靠,晚景淒涼。

⬛消沮閉藏,必是好貪之輩;
披肝露膽,決為英傑之人。

對於別人的財物不知愛惜,肆意損耗,而對自己的財物隱蔽得很好,這種人貪心重,會損人利己。大公無私,仗義疏財之士,將來能成為英雄豪傑。


⬛心和氣平,可卜孫榮兼子貴;
才偏性執,不遭大禍必奇窮。

心氣平和、仁厚、有耐心,言語輕柔,這種人將來必然會子孫榮貴。有些偏才怪才,而且性情偏執狂妄,不聽勸告,做什麼事情即使錯的也一意孤行,這種人難免會遭大禍,即使倖免於禍,也是一生奇窮。

⬛轉眼無情,貧寒夭促;
時談念舊,富貴期頤。

薄情薄義,轉眼不認人的人,翻臉如同翻書一樣的快,想說一個人甚麼也不顧忌,口無遮攔,任自己說的痛快,這樣人肯定貧窮短壽。而常常懷舊念恩的人,必然長壽多福。

⬛重富欺貧,焉可托妻寄子;
敬老慈幼,必然裕後光前。

嫌貧愛富的人,心地刻薄,怎麼能夠在外出時把家中妻兒託付給他?能夠敬老愛幼,關懷弱者,這樣的人將來必定會立身揚名,光耀祖宗,福蔭子孫。

⬛輕口出違言,壽元短折;
忘恩思小怨,科第難成。

說話隨便,傷人感情,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,想怎麼說就怎麼說,特別傷人,口無遮攔,即使自己的配偶也是一樣,不懂得恭敬他們人,或者口是心非,甚或強詞奪理,這樣的人短命,子孫也可能短命,斷子絕孫。別人再多的恩德都不感念,稍有一點過錯就老記著不忘,這種人不會有功名富貴。

⬛小富小貴易盈,刑災準有;
大富大貴不動,厚福無疆。

剛剛得到一點財富、地位或名聲,就自以為了不起,這種人會遭到官刑,甚至引來殺身之禍。富貴降臨而能夠不動心的人,才會厚福無窮。

⬛欺蔽陰私,縱有榮華兒不享;
公平正直,雖無子息死為神。

暗中造一些壞事、醜事,即使他有榮華富貴,也到不了兒孫那一代。光明正大的人,即使沒有子孫,他死了也會永遠為世人所懷念、祭祀,週總理就是。

⬛開口說輕生,臨大節決然規避;
逢人稱知己,即深交究竟平常。

開口就來豪言壯語的人,靠不住!(真正靠得住的人,往往少言寡語,忠厚老成,) 急則可相依。剛認識沒多久,就跟人稱兄道弟,這種人其實太輕佻,不值得深交。

⬛處大事不辭勞怨,堪為梁棟之材;
遇小故輒避嫌疑,豈是腹心之寄。

能夠不辭勞苦、不避譏嫌的人,可以擔當大任,作國之棟樑。不願意承擔一點責任,把面子放在第一位,這樣的人就很難把他做為知己、委以大任。

⬛與物難堪,不測亡身還害子;
待人有地,無端得福更延年。

常常跟一切人事物過不去,怨天尤人,這種人會遭橫禍而死,而且貽害子孫。處事待人接物都留有餘地,懂得包容忍讓,這種人往往會福從天降,延年益壽。

⬛迷花戀酒,閫中妻妾參商;
利己損人,膝下兒孫悖逆。

生活放蕩,尋花問柳,這種人肯定家庭不和睦,妻女也會遭到外人侵犯。損人利己的人,必生敗家子。

⬛賤買田園,決生敗子;
尊崇師傅,定產賢郎。

急於賤賣田園家產,往往都是遇到急難,這時候買主還要趁人之危,把價錢壓得更低,這種人肯定會生敗家子。能夠尊師重道的人,必能養育孝子賢孫。


⬛愚魯人,說話尖酸刻薄,既貧窮,必損壽元;
聰明子,語言木訥優容,享安康,且膺封誥。

又愚昧又魯莽,而且說話尖酸刻薄的人,肯定貧窮短命。天資聰慧,少言寡語,神態悠然、和諧大方,這種人必然一生富貴安康。

⬛患難中能守者,若讀書,可作朝廷柱石之臣;
安樂中若忘者,縱低才,豈非金榜青雲之客。

艱苦患難的時候還能夠堅持道德操守,這種人如果讀書,將來可以做朝廷重臣,定國安邦。身在富貴,而不沉溺於安樂,這種人縱然才學比較低,也一定金榜題名、平步青雲、成為國之良才。

⬛鄙吝勤勞,亦有大富小康之別,宜觀其量;
奢侈靡麗,寧無奇人浪子之分,必視其才。

一輩子勤勞節儉的人,能得個小康,會不會得大富,那就要看他是否心胸寬闊、廣施恩德。生活奢侈浪費的人,有些是浪蕩子弟;但是也有奇才之人,一旦有機會接受正法的薰習,也會大有成就,像弘一法師。

⬛弗以見小為守成,惹禍破家難免;
莫認惜福為慳吝,輕財仗義盡多。

有的人因為見識淺薄,只顧眼前利益,不肯布施,甚至損人利己,表面上是忠於家道,但是最後難免破家、惹禍。有些人自己生活很節儉,但是遇到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卻能夠輕財仗義,甚至為朋友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,這才是福德之人。

⬛處事遲而不急,大器晚成;
見機決而能藏,高才早發。

遇到問題能夠從容鎮靜、不急不躁,這種人往往大器晚成。臨事能夠當機立斷,但不急於顯露,伺機慢慢的施展計劃,這樣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夠走上大任。

⬛有能吝教,己無成子亦無成;
見過隱規,身可托家亦可托。

有能力而不肯教人,這樣的人將來沒有成就,子孫也不會有成就。見到別人的過失,暗中規勸,給人留面子,這種人厚道,可以身家相託。

⬛知足與自滿不同,一則矜而受災,一則謙而獲福;
大才與庸才自別,一則誕而多敗,一則實而有成。

知足的人,安分守己、謙虛卑下,終能獲福。自滿的人,自命清高、驕傲自是,會有災禍。庸才喜歡誇誇其談,沒有實際能力,只會敗事,像戰國時的趙括,談論軍事滔滔不絕,後來統兵,全軍覆沒。大才之人不講空話,重視實行,會有成就。

⬛忮求念勝,圖名利,到底遜人;
惻隱心多,遇艱難,中途獲救。

爭強好勝,而又剛愎自用的人,到最後肯定是敗局,項羽就是。心懷慈悲仁愛,熱心助人,這樣的人遇到艱難也會獲救。

⬛不分德怨,料難至乎遐年;
較量錙銖,豈足期乎大受?

對於恩和怨都分不清楚,甚至於只記怨、不記恩,這種人必定會夭折。(斤斤計較的人,怎麼可能得到大的富貴?)

⬛過剛者圖謀易就,災傷豈保全無?
太柔者作事難成,平福亦能安受。

處事太過剛強的人,偶爾也會取得成功,可是怎麼能夠保證沒有災禍?太軟弱的人辦事很難成功,不過也能一生平安。所以要學會中道,剛柔相濟,外圓內方。

⬛樂處生悲,一生辛苦;
怒時反笑,至老奸邪。

遇到樂事偏偏生起悲惱,這種人會一生辛苦。遇到令人氣憤的事竟然笑起來,這種人城府很深,還有的是老奸巨猾。

⬛好矜己善,弗再望乎功名;
樂摘人非,最足傷乎性命。

喜歡自我吹噓的人,就不要再指望有所成就了。(喜歡揭人短處的人,性命難保。)

⬛責人重而責己輕,弗與同謀共事;
功歸人而過歸己,盡堪救患扶災。

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別人,而不自我批評,這種人不可共事。遇到問題會自責,絕不批評別人,這種人能當大任,救助百姓眾生。

⬛處家孝弟無虧,簪纓奕世;
與世吉凶同患,血食千年。

父慈子孝,家庭和睦,有這樣的家風,必會世代顯貴。關心人民的疾苦,跟大眾患難與共的人,會永遠受到世人的愛戴、敬仰。

⬛曲意周全知有後,
任情激搏必兇亡。

為了顧全大局,能夠委曲自己,這種人必有後福,有好兒孫。任性好鬥、冥頑不化的人,必會早亡。

⬛易變臉,薄福之人奚較;
耐久朋,能容之士可宗。

對富貴的人阿諛逢迎,對貧賤的人傲慢輕賤,這種人福薄,何必跟他計較?講求道義、恩情耐久,這種人才靠得住。

⬛好與人爭,滋培淺而前程有限;
必求自反,蓄積厚而事業能伸。

爭功搶利的人,眼光短淺,前程終究有限。(遇到問題能自我檢討,這種人會有很大的成就。)

⬛少年飛揚浮動,顏子之限難過;
壯歲冒昧昏迷,不惑之期怎免?

年輕人稍有才華就好出風頭,受到表揚就飄飄然,恐怕三十歲也難過了,所謂才子、紅顏多薄命。(到壯年了,考慮問題還不周全,做事魯莽,這種人也過不了四十歲的壽限。)

⬛喜怒不擇輕重,一事無成;
笑罵不審是非,知交斷絕。

喜怒無常、感情用事,不分場合、隨便講話,這種人即使智商很高、能力很強,也將一事無成。喜歡拿人開玩笑,隨意批評毀罵,這種人不會有知心朋友。

⬛濟急拯危,亦有時乎貧乏,福自天來;
解紛排難,恐亦涉乎囹圄,名揚海內。

遇人有難,盡心盡力的救助,這樣的人即使現在困苦,將來肯定福報無窮。能夠為人分憂解難,申張冤屈,這種人雖然有時候也有牢獄之災,但是最後終能盛名遠播,後福無窮。

⬛餓死豈在紋描,拋衣撒飯;
瘟亡不由運數,罵地咒天。

(餓死的人,並非命中註定,真正原因在於浪費衣食、暴殄天物。得瘟疫而死的人,也不是命該如此,而是因為常常怨天尤人,指天地罵鬼神,罵父母、罵祖宗、罵領導。)

⬛甘受人欺,有子忽然大發;
常思退步,一身終得安閒。

甘心受欺、逆來順受的人,將來必有大福。常常退讓、與人無爭、知足常樂的人,必然一生過得安樂自在。

⬛舉止不失其常,非貴亦須大富,壽可知矣;
喜怒不形於色,成名還立大功,姦亦有之。

存心行事能夠遵循道德倫常,面對得失能夠拿得起放得下,這種人肯定會富貴長壽。城府很深,不輕易表現喜怒情緒,這種人往往能夠成大名、立大功,但要當心其中也有奸雄。

⬛無事失措倉皇,光如閃電;
有難怡然不動,安若泰山。

沒有定力,沒事都會慌張,這樣的人即使偶然有一點好的表現,也會稍縱即逝,沒有大成就。臨危不亂,鎮定自若的人,則可以扭轉不好的局勢,得到很大的福報。

⬛積功累仁,百年必報;
大出小入,數世其昌。

努力修善積德,雖然眼前不一定享受到福報,但是他的子孫後代福報無窮。(與宜多,取宜少,甘願自己吃虧的人,必然家道數世昌隆。)

⬛人事可憑,天道不爽。

世間人或許可以憑自己的能力打拼事業,但是能不能成功,還要看有沒有這個福報。福報在哪裡?(就在自己心念、言行,是否合符道德。)

⬛如何飧刀飲劍?君子剛愎自用,小人行險僥倖。
如何投河自縊?男人才短蹈危,女子氣盛見逼。

為什麼一個人最後會自刎、尋短見?如果是君子、正直無私的人,則是剛愎自用、不聽勸諫,終至不可收拾;如果是小人,就是損人利己、鋌而走險,結果敗事,像前些年美國安然集團倒閉之後的這些高管們。為什麼一個人最後會投河、上吊而死?男人則是因為才能不夠,不堪大任,卻死要面子,不肯回頭,終陷絕境;女子呢,本應柔和,可是她心高氣盛,又遇到外境逼迫所致。

⬛如何短折亡身?出薄言,做薄事,存薄心,種種皆薄;
如何兇災惡死?多陰毒,積陰私,有陰行,事事皆陰。

為什麼有的人會夭折早逝?原因是他講刻薄的話、做刻薄的事、存刻薄的心,種種都是刻薄。為什麼有的人會慘遭橫禍而死?因為他暗地裡存噁心、行惡事,人雖不知,老天自來收拾。

⬛如何暴疾而歿?色欲空虛。
如何毒瘡而終?肥甘凝膩。

為什麼有的人會突然得暴病而死?大都是因為縱慾過度,所以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,特別要謹慎!為什麼有的人會長毒瘡、癌症而死?因為肉食太多、飲食太貪所致。特別是現代社會,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了,而癌症也愈來愈常見了,我們對此不能不引起警惕!美國的研究者肯伯教授認為,(素食者的身體狀況比肉食者要健康得多。)

⬛如何老後無嗣?性情孤潔。
如何盛年喪子?心地欺瞞。

為什麼到老了還沒有後代?大多因為性情孤傲,跟人合不來,不能容納一點看不順眼的東西。為什麼到中年了偏偏會有喪子之痛?因為在背地里幹了傷天害理的虧心事。

⬛如何多遭火盜?刻剝民財。
如何時犯官府?調停失當。

為什麼會常常遇到火災、盜賊?因為刻剝民財,當官的搜刮民脂民膏,(做生意的損人利己。)為什麼會遇到牢獄之災?有的人是在幫人調解的時候,失去公道;有的人是為人粗暴凶狠,都沒有好下場。

⬛何知端揆首輔?常懷濟物之心。
何知拜將封侯?獨挾蓋世之氣。

能夠做到首相、總理這一類的高官,是因為他存心仁厚慈悲,常常救濟眾生。能夠做到元帥、大將這一類的武官,是因為他有蓋世的氣概、廣大的胸襟。

⬛何知玉堂金馬?動容清麗。
何知建牙擁節?氣概凌霄。

能夠成為很有名望的官員,是因為他的氣質高雅清秀。能夠做到鎮守一方的將領,是因為他有浩然正氣。

⬛何知丞簿下吏?量平膽薄。
何知明經教職?志近行拘。

一生只能做個下層官吏、小公務員的,是因為他器量不大、膽氣很薄。雖有學問,但是終其一生只能做個普通的教員,這樣的人是因為志向淺近、行為拘謹。

⬛何知苗而不秀?非惟愚蠢更荒唐。
何知秀而不實?蓋謂自賢兼短行。

本來是個好苗子,可是為什麼不能成才?就是因為沒有真正學習傳統文化,不懂得做人處事,所以很難成才。雖然得到任用,可是為什麼終究沒有成就?因為他總是自以為了不起,而且缺德。

⬛若論婦人,先須靜默;
從來淑女,不貴才能。

下面是專講女子的。(婦女的德行,首要的是能夠安靜沉穩、少言寡語。)真正有教養的女子,並不在於她有多高的才能,更不會自我炫耀。

⬛有威嚴,當膺一品之封;
少修飾,準掌萬金之重。

有婦德,還帶幾分威嚴,這樣的女子將來必定家族顯貴。生活節儉,不重視打扮,這種女子往往會成為大家族的主婦。

⬛多言好勝,縱然有嗣必傷身;
盡孝兼慈,不特助夫還旺子。

喜歡講話,剛強好勝,這樣的女子,即使有兒女,也不會過得順心,身體還不好。能夠孝順長輩、慈愛晚輩,這樣的女子便能夠相助夫君事業有成,教導兒女成材,子孫興旺。

⬛貧苦中毫無怨詈,兩國褒封;
富貴時常惜衣糧,滿堂榮慶。

生活貧苦而毫無怨言,安分守己,這樣的女人,婆家、娘家、大家都會對她讚歎恭敬。身居富貴還能夠珍惜衣食,不奢侈浪費,這樣的女人會給全家帶來幸福美滿。

⬛奴婢成群,定是寬宏待下;
資財盈篋,決然勤儉持家。

一個女主人會擁有許多樂意為她服務的屬下,必定是因為她待人溫和厚道、不苛刻不挑剔、有親和力。一個女人持家,能夠讓家裡財用豐厚,是因為她勤勞節儉。

⬛悍婦多因性妒,老後無歸;
奚婆定是情乖,少年浪走。

(女人凶悍,是因為嫉妒心太重的緣故,但她老了必然沒有後代,流離失所。)一個婦人到了老年還要做人家的佣人,大都是年輕的時候太任性、放蕩、甚至私奔,不體諒父母。

⬛為甚欺夫?顯然淫行。
緣何無子?暗裡傷人。

一個女子為什麼竟然敢欺負丈夫?肯定是有外遇,另有所依。一個女人為什麼到老了還沒有兒女?因為她陰毒謀害過別人。

⬛合觀前論,歷試無差;
勉教後來,猶期善變。

總之,從上面種種的相來看心,從心顯示的行為來預卜人的禍福,從來沒有過一點差錯。因此勉勵後來的人們,要通斷惡修善來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
⬛信乎骨格步位,相輔而行;
允矣血氣精神,由之而顯。

從一個人的骨骼的步位、五官、肢體等等,能夠看出這個人是富貴相還是貧賤相。血氣和精神也屬於相,都是反應我們的德行、氣質、學識和內心。(所以真正要改轉命運,還是心地上入手,這才是根本之道。)

⬛知其善而守之,錦上添花;
知其惡而弗為,禍轉為福!

我們對照“心相篇”來看看,自己是厚福之相,還是薄福之相?如果我們有一些厚福的相,那就要好好的保持,讓福報更大更長。如果我們有一些薄福之相,那就要趕快改正,後不再造,這樣,即使是有災禍的命運,都能夠轉變成福。(正是所謂相由心生,命從心轉,福自我求)

文章轉載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侵權告知刪!

此文諸功德,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···

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;一切重罪悉解脫!